作者 |杨 近

编辑 |丘嘉怡

文章转载请备注出自合规网以及作者姓名


2021年1月,国家正式提出“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标志着我国能源革命进入新阶段。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 “双控”转变,完善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政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什么是碳排放“双控”?

碳排放“双控”是指对碳排放“总量”和“强度”这两个指标的控制。

碳排放总量是一定时期区域内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总量,目前常用的是生态环境部发布的核算方法,二氧化碳总量仅包括能源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即化石能源消费产生的排放和电力调入蕴含的排放),不包含非能源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如钢铁行业产生的排放)。

碳排放强度是指单位生产总值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根据双碳目标的推进计划及各地的碳减排规划,我国在2030年之前总体处于碳达峰阶段,随着经济的增长,碳排放总量趋势还是一个向上爬升的状态,因此暂未对碳排放总量制定明确的约束性目标。那么在这个前提下,碳排放的绩效考核主要依靠“强度”指标来评价了。

目前,不同城市和地区对碳排放强度的考核对象和标准也不一样。以上海市为例,碳排放考核对象是综合排放温室气体达到1.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及以上的重点排放单位,考核指标是“单位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及“逐年下降率”。

从考核指标要求来看,单位生产总值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越小越好,而且要逐年下降,这就意味着企业用能效率越高越好,并且要逐年提高。


那怎样才能提高用能效率呢?


下面是绿咨力的几点建议:

1.能源替代

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下,传统能源退出不可一蹴而就,能源替代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能源替代需遵照“先立后破”的原则,保供应是大前提,“安全可靠”是替代的基础,企业可以在能源逐步替代的基础上,优化现有的用能结构,主动采取“使用可再生能源”、“购买绿电”、“终端设备电气化改造”等措施,降低化石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

2.高效节能设备替换

针对企业大型耗能设备、重点耗能设施、能源传输路线等方面做好节能诊断工作,包括耗能设备能效监测、设备能效潜力分析等,对诊断出的低效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或更新淘汰,提高设备级能源使用效率,同时优化能源传输路径,提高能源资源的循环利用率。

3.节能技术推广

推动节能从局部、单体设备节能向全流程、系统节能转变。例如鼓励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信息化平台,对水、电、气等共用系统进行智能化改造,余热余压利用、智能保温系统改造、智慧工厂打造等。建筑、交通、商业、公共机构等行业鼓励推广合同能源管理、绿色照明改造。园区发展集中供能和能源梯级利用等。

4.深挖节能潜力

建立并完善能源管理体系,梳理企业主要用能环节,制定重点用能设备设施台账,完善高耗能设备日常用能状态记录,在此基础上打造能源管理数字化平台,科学分析用能现状,挖掘节能潜力点,进一步提高企业总体用能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