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腾讯小米浪潮两位数“蹿位” 透过500强榜看产业进化路径
文|李佳师
香港交易所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曾表示,美国首富的变迁史,其实就是其产业升级与经济转型的进化史。从19世纪的钢铁大王到20世纪40年代的汽车大王到21世纪初的微软再到现在的亚马逊,代表着生产力和核心生产要素组合进化历程。同样,中国企业500强的排行榜,也是中国经济转型和企业演进的晴雨表。
9月1日,中国企业家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公布了2019年中国企业家500强的排名名单,这是中国企业家联合会连续第18年公布榜单,这个榜单揭示中国头部企业们正呈现新变化趋势。以互联网、ICT产业等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在榜单中名次有明显的提升,而战略性新兴产业也首次单独进行排名。石化、钢铁、金融等巨头要退场吗?数字经济领域的头部企业要成为中国经济的核心主角了吗?

今年的榜单显示出以下显著特征:
其一,“国”字头企业依然“霸占”前十,数字经济代表企业以“两位数”快速“上蹿”,释放企业进化新信号。
“国”字头企业高居榜单前十名的格局依然没变。与去年相比,尽管前十位的企业排名前后有所微调,但中石化、中石油、国家电网、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平安等“国”字头企业 “霸占”前十的格局并没有改变。而在今年的榜单中,最为突出的特点是以互联网、产业互联、ICT为代表的数字经济企业名次明显攀升。
排名以两位数进阶的互联网代表企业包括了阿里巴巴、腾讯、小米、浪潮等,其中阿里巴巴从 2018年的69名跃升到2019年的45名,前进24位;腾讯从2018年的75名跃升到2019年的60名,前进15位;小米从2018年的142名跃升到2019年的113名,前进29位;浪潮从2018年的207名跃升到2019年的189名,前进18位。华为依然是ICT与互联网企业阵营的龙头代表,目前排名最高,从2018年的16名跃升到2019年的15名,前进一位。
这预示着互联网和信息产业企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变量,以数字化推动中国经济加速转型升级,态势不可阻挡。
按照巴曙松给出美国产业发展的进化史可以看出,从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到今天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每个阶段起着产业发展“驱动器”的企业都在不同时期,成为了引领产业变革的头部企业,从石油、电力、ICT到今天的互联网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规律从来没有变过。

在今天第四次工业革命时期,是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核心的产业互联网企业的主场。但就像所有高科技产业发展都需要长期投资一样,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同样需要长期投资,企业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今天的头部企业们之所以比别人早一些行走到了路上,看到了“罗马之光”,就是因为在别人没有看到机会的时候进行了投资。亚马逊从2002年开始推出AWS,现在才成为利润“奶牛”,而阿里从2009年开始打造阿里云,最近几年才看到阿里云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设施红利释放。
产业互联网正在开启数万亿计的产业转型升级的市场。在8月30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说:“人工智能需要遥望技术突破的‘星辰大海’,也需要扎根行业应用的‘厚实土壤’。”沈南鹏举了一家纺织企业的例子,这家企业采用AI技术使得净利润提升了25%以上。沈南鹏认为这就是行业应用“厚实土壤”的体现。“只有解决垂直行业痛点的公司才有机会成为伟大的公司。”沈南鹏说。
这次500强榜单中跃升了18位的浪潮,从2010年开始向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商转型,率先来到了产业互联网的赛道,2018年又提出深耕产业互联网的新型互联网转型战略,这家企业的转型路径正是沈南鹏所描述的将技术突破的“星辰大海”与行业应用的“ 厚实土壤”结合的模式:一方面加速推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的研发突破,另一方面又以云计算、大数据、智慧城市新三大运营商的模式加速技术落地。 9月1日在济南举行的2019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上,浪潮集团董事长兼CEO孙丕恕透露,目前浪潮已为38%的国资企业,以及鲁花、韵达、中通、潍柴、方太等众多民营企业集团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

中国500强企业正在加速做大做强、加速国际化,包括阿里、腾讯等数字经济的代表企业都在加快国际化的进程。9月1日,在2019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上,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联合会会长王忠禹在公布榜单时,特别谈到浪潮通过与世界500强企业合资合作,在美国、德国、印度等许多国家吸收先进技术,引进人才,走向与全球科技巨头共舞的国际化新阶段。
其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首次排榜,引领产业结构性升级地位进一步凸显,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发展窗口期。
新旧动能转化,当然不是一句口号,世界200多年的工业化历程,仅使一部分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但是资源和环境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依靠新科技革命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经济转型升级的必须选择。这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就是希望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够成为中国经济下一个阶段发展的新动能。
2018年11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第23号令公布《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相关服务业等9大领域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这让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监测、引导、推动更有据可依,而今年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联合会首次发布“2019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100强”榜单和分析报告,进一步凸显其作为新动能的战略地位。

根据主办方发布的2019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100强分析报告,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榜单中,收入最高的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战略性新兴业务收入方面,收入占比达54.7%,占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半壁江山,其在新经济中的“战略性引导”地位进一步确立。从榜单排名看,排在前列的头部企业华为、三大电信运营商、浪潮等都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这进一步印证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正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为推动国家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王忠禹在会上表示,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的商业创新可以让企业实现不同以往的“快成长”,他谈到小米只用了8年的时间就实现跻身世界500强。而2019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100强分析报告中重点以浪潮为例,阐述了浪潮推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应用融合,支撑政府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具体实践。浪潮从一家老牌传统IT企业转型为新型互联网企业,打通G、B、C端,成为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实体经济,支撑政府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领军企业,目前为160多个省市政府提供政务云服务,为100多个省市政府提供数据运营服务,为全国30余个城市提供智慧城市服务。在这次公布的“2019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100强”中浪潮排名第11位,位居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企业第8位。
事实上,不仅仅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加速发展,所有的企业在全球经济转型的当口,都有机会进行数字化重塑而获得进化。正如王忠禹所说:“当前我国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国内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增强,人力成本上升,出口压力加大,企业要知难而进,积极主动作为。”那么,在经济发展的逆周期里如何知难而进,如何主动作为,如何脚踩“厚实土壤”又遥望技术突破的“星辰大海”,获得转型与重生,考验企业的不仅是智慧也是耐力。
